曾经有人说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段乐曲。而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些乐曲由于相似而产生了共鸣;有些则如同两列水波相遇之后,有各自沿不同方向相逝而去,互不影响。而更多的则是由刚开始的互补相容,到后来的互相适应,直至最后成为一种和谐的二重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亦是如此吧!
那些紧紧关闭的心灵,也许是它的主人不想将那段悲伤痛苦的乐曲流露,于是他们极力地将它封锁起来,不想让任何人发现。那是来源于自身的一种自卑感,它影响了整个心灵。所以这样的人就如同一束静静泻下的光,人们想要去触碰可永远也碰不到。因为光是飞速的,当你要靠近它时,它已经逃离了。瞬间即逝……
而那些将内心全然敞开的人,他们似乎是快乐主义者。在他们心灵深处所涌动的是快乐的音符,它们不断地跳跃着,于是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外面的世界,去接受新鲜事物的洗礼,同时也将自己的欢乐带给别人。当然它们也有悲伤的时候,只是它们会很快将这份悲伤释放。这既是一种对自己的解脱,也是一种对别人的真诚。
然而我们现在所感知到的心灵大都是半虚半掩的(包括我们自己),在他们内心深处的那段乐曲似乎是模糊的,迷茫的。他们既想与他人分享这段曲子,可又怕别人从中得知些什么。这其实是对自己和他人都不真诚的表现。当然我们并不可能做到将自己的心全然敞开。这些都只是程度上的问题。而且我们的心灵是否敞开还决定于它的对象是谁。
对于我们的朋友亲人,我们的心灵应当是真诚的,因为这样才会产生共鸣。对于陌生人,我们虽然不能完全敞开心灵,但却也可以和他们慢慢融合,互相适应,渐渐产生共鸣。但是千万不能对任何人都紧锁心灵,因为当有一天,突然发现没有人能和自己产生共鸣,那岂不是很悲哀?当一个人的心被锁上太久后,还能再找到那把打开心灵的钥匙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