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殷曲的博客

登高声远,不藉秋风。

 
 
 

日志

 
 

叶澜:好课的基本要求  

2013-11-15 11:32:4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有意义。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要思考,学生上课,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面上而言,一堂课多少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学生效率高一些,有的效率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有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好课。从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干,通过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

有生成性。一节好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犯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使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只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教育部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因为你是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没有一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做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心胸才能变得博大起来,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资料来源:9月11日《中国教师报》)

  评论这张
 
阅读(14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