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
(一)作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译为“互相、相互”。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二)做指代性副词,表示动作所涉及的一方,按照人称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1、指代第一人称,可译为“我”。如: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2、指代第二人称,译为“你”。如: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区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3、指代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如: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三)xiàng,名词,“相貌”之意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二、自
(一)代词。
1、意为“自己”。
(刘氏)自誓不嫁。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2、意义犹“其”。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二)动词,意为“有”。
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各自异”即“各有异”。
(三)介词,意为“从”、“自从”。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四)副词。
1、语气副词,意为“本”。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2、时态副词,意为“已”、“已经”。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3、时态副词,意为“即”,相当于现代汉语“马上”的意思。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五)连词,意犹“而”。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六)助词,与他词组合成词组。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好自”即“好好地”。
三、见
(一)动词,见面。
相见常日稀(见面)
黄泉下相见(见面)
(二)指代性副词,相当于“我”。
君既若见录(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
府吏见丁宁(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
(三)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渐见愁煎迫(“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