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殷曲的博客

登高声远,不藉秋风。

 
 
 

日志

 
 

宾语前置句  

2013-12-04 12:52:1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宾语分为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两大类,其中直接宾语指动作的直接对象,间接宾语说明动作的非直接,但受动作影响的对象。一般而言,及物动词后面最少要有一个宾语,而该宾语通常为直接宾语,有些及物动词要求两个宾语,则这两个宾语通常一个为直接宾语,另一个为间接宾语。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无”、“毋”、“莫”“弗”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鸿门宴》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

  用""""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何陋之有? 《陋室铭》 刘禹锡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沛公安在?(《鸿门宴》)

  尔何知?(《崤之战》)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淆之战》)

  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

  今方来,我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居则曰:“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宋何罪之有?(《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卖柑者言》)

  唯命是听。

  唯命是从。

  皇天无亲,惟德是依。

  不私于物,唯善是与。(《十渐十不克疏》)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求贤令》)

  鸡鸣而架,塞井夷灶,唯予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然则何以慎?(《察传》)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苏武传》)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庄暴见孟子》)

  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孟子·滕文公上》)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其有不合者,仰面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鸿门宴》)

  瞬南面而立,尧帅领诸侯北面而朝之。

被人忽略的三种宾语前置句

  人们学习文言文,往往比较重视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如《鸿门宴》:  沛公安在?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问:  何以知之? ’”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的前面(如《石钟山记》:  古人之不余欺也。  ),用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公输》:  宋何罪之有?  又如成语  惟命是听  )等三种宾语前置的句式,而忽略了下面这三种 宾语前置句。

介词前面

  一、有时为了突出介词所介绍的对象,便把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的前面(不同于前面所说的疑问句中介词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这种情况,以介词        为常见。例如:

  ①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②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

  ③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④ 室于怒,市于色。(《左传·昭公十九年》)

  例          的意思,它的宾语是  全石  ,为了突出  全石  ,便把宾语提到   之前。

  例      表示原因,它的宾主是近指代词    ,为了突出    ,也把宾语提到   之前。

  例    夜以继日  就是  以夜继日          的宾语,为了突出    ,也把宾语提到    之前。

  例    室于  就是  于室    市于  就是  于市          都是宾语,为了突出        ,便把宾语提到    之前。

指代性副词

  二、指代性副词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①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② 稍出近之, …… 然莫相知。(《黔之驴》)

  ③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④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孟子·滕文公上》)

  例        愚公  

  例          (驴)。

  例          (焦仲卿),例        大家  。这些    都作宾语。为了强调    ,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

指代性副词前置

  三、指代性副词    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如:

  ①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②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③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④ 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史记·苏秦列传》)

  例          (王安石)。

  例          (刘兰芝)。

  例          (李密)。

  例        自己  (苏秦)。这些    都作宾语。为了强调    ,便把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这种 宾语前置句 ,现代汉语里仍可见到。如  见谅  (请谅解我)、  见教 (请指教我)、  见示  (请指示我)、  见告  (请告诉我)等。

  上面所说的三种 宾语前置句 ,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可是一般的古汉语语法书都未把它们视为宾语的前置句,这是很不公正的。这三种宾语前置句 与一般的古汉语语法书上所说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和借助于        的宾语前置同等重要,忽略不得。

  评论这张
 
阅读(21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